- 1、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
- 2、养老金上涨确定了,这四类人将多一笔钱,是否有你?
- 3、事业单位从哪年开始交社保的?
- 4、2014年10月1日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期间被采取强制措施
- 5、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 (一)

贡献者回答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是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背景与必要性
制度不衔接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职工已经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仍然实行原来的退休保险制度。这种双轨制导致两种保险制度在待遇计发、资金来源、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利于社会公平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公平: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减少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通过改革,可以建立更加统一、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相对均等的养老保障。
二、改革措施
实行结构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这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行结构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既体现个人贡献,又考虑单位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建立更加完善的筹资机制、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通过改革,可以建立更加统一、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可靠的养老保障。
养老金上涨确定了,这四类人将多一笔钱,是否有你? (二)
贡献者回答2025年养老金继续上涨信号明确,以下四类人养老金会多一笔钱:
1992年前参加工作的企业单位职工: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于1992年开始推行,在此之前的工龄可算作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计算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增加养老金待遇。2014年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于2014年推行,此前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养老金数额。退伍军人:退役士兵的服役年限和工作年限可以累计为工龄,这会使他们在养老金计算时,缴费年限相应增加,进而获得更多的养老金。上山下乡知青等人群:他们的特殊经历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在养老金上涨时,这类人群也能多领取一笔钱。
事业单位从哪年开始交社保的? (三)
贡献者回答大家好!我是头条号作者房师宏,由我来回答:事业单位从哪一年开始交社保的?
根据描述,工作快30年了,到现在也搞不清楚自己缴了多少年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单位是从14年开始缴的吗?
我们国家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从2014年10月份开始建立个人账户,并由个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而企业单位职工则是在1995左右开始由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整整相差30年左右。
那么题主工作了快30年了,(按30年计算)从2018年往前推算,那应该是1988年左右参加工作的吧?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缴费是从2014年10月开始的,这样算起来,2014年10月至2018年9月。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只有4年的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为26年,也就是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至1988年9月参加工作之后这段时间,被国家承认为已缴费年限。这样视缴费年限26年远大于4年的个人缴费年限。题主也算作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设置十年过渡期。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个人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期内退休“中人”新老办法待遇对比,实行保底限高。
一位在机关事业单位干了30年的工作人员,个人只交了4年的养老保险。而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则会缴纳30年。因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间不同,缴费年限也就不同。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事业单位缴社保都是从2014年开始的吗?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是的。你说自己工作30年了,实际才缴了还不到4年的养老保险费,如果想提前退休怕领不到养老金。从你的工作年限来看应该是1988年参加工作,如果是20岁参加工作今年也才50岁,如果是男性离正常退休还有10年,是女性干部也还差5年,为什么要急着提前退休呢?当然,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决定总是有自己的理由,既然自己认准了的路就坚定地往前走吧!至于你担心的退休后领不到养老金,这完全是自己吓自己,事业单位虽然是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员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缴纳养老金,但你改革之前的26年工作时间都是视同缴费的,与实际缴费加在一起给你计算退休时的养老金。不过由于你工作时间不长,缴费年限也不是太长,又是提前退休,按照规定除个人账户外的基本养老金,每提前一年,就要减少2%,而且到了正常的退休年龄时也不会涨回去了,今后每年退休金上涨时与缴费年限挂钩的部分也会减少。但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退休后你又可以去做别的工作,可以挣钱不说,每年的养老金跟着上涨还不用缴费了,也很划算的。你说是吧?
其他网友观点
根据国务院国发〔2015〕2号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规定,事业单位社保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和企业社保全面并 轨 。单位和个人按比例缴纳社保。
但你以前的工作年限是视同缴费年限,全由国家买单,虽说只缴纳了3年的社保,你提前退休是不受影响的。你现在办理退休属事业单位的“中人”,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为“老人”、2014年10月1日参加工作的为“新人”。谓之:老人老办法、中人过度法、新人新办法。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已开始同企业一样,为全民养老计划、为实现社保统一迈了一大步。
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步入了新里程。
2014年10月1日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期间被采取强制措施 (四)
贡献者回答措施是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制度。
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交费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平常说的并轨制。我们知道,机关事业单位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建立社保制度的,实行强制性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按照个人在职时当月基本工资一定比例及时足额予以交纳。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五)
贡献者回答我国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社会普遍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缴纳社保,领取的工资比普通企业员工多,退休后还能享受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障,退休金也比企业员工高。另一方面,社保基金长期存在亏空问题,希望通过改革来减轻社保账户的压力。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与企业社保是分开管理与运行的,各自的社保账户之间并不通用。即便机关事业单位缴纳了社保,也与企业社保没有直接关系。即便进行并轨,企业社保仍然会面临亏损的问题,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依旧会高于企业员工。更重要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单位负担的部分仍然需要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因此,通过改革来显著减轻社保基金压力的效果并不明显。
具体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障体系与企业员工存在较大差异。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退休后可以获得较为优厚的待遇,这与企业的社保制度形成鲜明对比。即便进行了并轨,但由于双方社保账户独立运作,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不便。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单位负担的部分依然需要由国家财政来承担,这意味着即使进行并轨,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保基金的亏空问题。因此,改革的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般显著。
综合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虽然被宣传为解决社保基金亏空和减轻财政压力,但实际上,这些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改革的意义更多在于促进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统一性,而并非单纯为了减轻社保基金的负担。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维格律网希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